庞国芳院士谈蜂产品(二)

作者:江西华茂保健品开发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: 2021-10-13

《食品指南》:我们看到一些蜂蜜买回家后,存放时间稍长就出现结晶现象,这与蜂蜜的质量有关吗?蜂蜜为什么结晶?结晶以后的蜂蜜还能喝吗,对营养价值有没有影响?

庞国芳:结晶是大多数蜂蜜本身的天然属性。不同品种的蜂蜜,其葡萄糖和果糖的比例是不同的。果糖、蔗糖、葡萄糖的溶解度不同。果糖高,蔗糖次之,葡萄糖低。例如:在25℃时,100克水可溶解410克果糖或210克蔗糖,能溶解110克葡萄糖。如果葡萄糖含量高,果糖含量低,就容易结晶。结晶物主要是葡萄糖。油菜蜂蜜、椴树蜂蜜的葡萄糖含量就比果糖含量高,很容易出现结晶;而洋槐蜂蜜、枣树蜂蜜果糖含量比葡萄糖含量高,就不容易结晶。

另外一种情况是在蜂蜜中掺入了蔗糖。蜂蜜中蔗糖含量过高也会结晶。

区别这两种结晶,主要是看结晶状态。蔗糖的晶体可以很大,葡萄糖的晶体比较细小。再有,可以取出结晶物品尝。如果是葡萄糖结晶,口中有一种凉爽感。蔗糖结晶没有这种感觉。

无论上述哪种结晶的蜂蜜,其液态部分水分含量增加,往往容易发酵。因此,蜂蜜结晶会缩短保质期。已经结晶的蜂蜜应尽快食用,不宜再久存。

市场上出现了一种产品名称叫做“结晶蜜”的产品。它是在蜂蜜中加入晶核,人工促成的结晶蜂蜜。这种蜂蜜水分更低,黏度大,不流淌,便于涂抹在其他食品上方便食用。

《食品指南》:蜜蜂采集的花源不同、品种不同,比如有的是槐花蜜,有的是枣花蜜,对蜂蜜的营养价值有影响吗?不同花源的蜂蜜在功能上有区别吗?

庞国芳:不同蜜源的蜂蜜在成分上肯定有差别。这些蜂蜜的色、香、味等感官指标的差异证明这一点。但从补充常量营养素角度,差异并不是很大。

很多蜜源植物具有药用或保健功能。不同的植物功能有所不同,来源于这些植物的蜂蜜或许也含有与这些植物本身相同的药用、保健成分。但在通常的食用量下,能否具有和这些植物一样的药用保健功效?这是一个尚待研究证实的问题。

《食品指南》:目前许多超市中有一类混合蜂蜜销售,就是将不同花种的蜂蜜混合,这种蜂蜜在营养价值上是不是更高、更全面一些?

庞国芳:不同花种的蜂蜜混合在一起,行业内俗称杂花蜂蜜。这主要是在蜂蜜生产期间,蜜蜂连续采集花蜜,自然形成的现象。 

《食品指南》:前段时间,媒体上有关于市场上出现假蜂蜜的报道,蜂蜜也能造假吗?如果是蜂蜜掺假,掺假的方式有哪些?对假蜂蜜如何辨别,有没有简单易行的辨别方法?

庞国芳:五六十年以前,国外就有假蜂蜜现象发生。近30年来,这种情况也多了起来。常见的掺假方式主要是用饴糖、葡萄糖浆、果葡糖浆冒充。饴糖、葡萄糖浆是用淀粉水解形成,饴糖的主要成分是麦芽糖,葡萄糖浆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。果葡糖浆是以葡萄糖浆为原料异构化形成,基本成分是葡萄糖、果糖,和蜂蜜的基本成分相似。由于饴糖、葡萄糖浆、果葡糖浆是以淀粉为原料,用工业生产方式加工而成,因此成本较低。用这些原料冒充蜂蜜,可以赚取利润。

实验室鉴别掺假主要有两种方法。一种是鉴别这些成分的植物来源。如果是来自玉米、甘蔗等四碳植物,肯定就是掺假。另一种方式是检查淀粉水解过程形成的中间产物。

《食品指南》:普通消费者有什么办法可以鉴别呢?

庞国芳: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,为防买到掺假产品,应当关注部门的抽查公告。若想掌握一些鉴别手段,比较实用的是感官鉴别。一是分辨气味。蜜蜂采集酿造的蜂蜜一般都带有植物花的香气,嗅一嗅就可以分辨。而淀粉转化的糖浆没有这种花香。再有就是观察它们的光泽。蜂蜜含有少量植物花粉,还含有一种叫做蜂蜜胶体的东西。因此不是很透明,不像工业生产的糖浆均匀透亮,好像带颜色的饮料。(未完待续)

转自食品指南杂志

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